查看原文
其他

名单揭晓!四川5名个人(团队),第一届“最美公路人”!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正式公布第一届“最美公路人”名单。四川5名个人(团队)被推选为2021年“最美公路人”其中邱正(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局汶川公路管理分局装载机驾驶员)被推选为2021年“十大最美公路人”



2021年“最美公路人”


★ 邱正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局汶川公路管理分局装载机驾驶员

★ 四川雅眉乐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勇刚大队

★ 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突击队

★ 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川九路党员先锋队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公路设计团队





先进事迹

一起学习





邱正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局汶川公路管理分局装载机驾驶员


▲邱正和他“战友”



邱正从事公路养护机械操作20年,是一名思想合格、技术过硬、操作娴熟的公路养护机械操作手。他以大山为伴、与公路为伍,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公路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段感人的篇章。






日常工作中的邱正


2008年在抗震救灾中被国家人力资源部、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系统抗震救灾英雄”称号;2015年在四川省筑养路机械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20年被阿坝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记功一次。






邱正在抢险现场作业


邱正,一名平凡的公路人, 几十年来他用全部的情和爱浇灌着这份挚爱的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劳动模范、一面旗帜,邱正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行业精神,这是一种人民至上的忠诚奉献,更是一种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他用坚毅、果敢的行动诠释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大家奋勇前进,凝聚起无难不克、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滑动文字看具体先进事迹

↓↓↓

泥泞中的一面旗帜


30年风雨历程,他始终不忘初心;30年一心为民,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他矢志不渝;30年如一日默默坚守,他以路为家;30年里多次险象环生,灾害来临他又毅然决然奔赴一线,无怨无悔。有人问过他值得吗?害怕吗?他掷地有声地回答道“不后悔!不害怕!”他就是“全国交通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局汶川公路管理分局职工邱正。


守初心担使命,立足本职护长路


邱正,男,藏族,现年55岁,1991年4月参加工作,高级技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局汶川公路管理分局职工,公路养护机械操作手。1966年2月邱正出生于四川省理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早年成阿线上的公路养护工。高原山地常年恶劣的气候环境,给公路养护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这也是他对公路养护行业最初的认识。成年后的邱正继承了父亲的意愿,拿起了锹和铲常年奋战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生命线上,这一干就是30多年。他始终以顽强的毅力,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涉藏地区交通运输事业执着地热爱。以一股子韧劲、冲劲带领着他的机械手团队,一次又一次的在自然灾害面前扛起了“公路抢险突击队”的这面大旗。


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震碎了无数个幸福的家庭,震垮了新修的街道和干净的社区。山河破碎、国之哀伤。但它却震不倒意志坚定的中国人民和像邱正这样始终坚守在一线的“最美公路人”。国道213线、317线全线坍塌,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全部瘫痪,位于震中的汶川县城变成了一个未倒的废墟,一座“孤岛”。灾情就是命令,在这紧要关头,这个刚刚从特大地震中清醒过来的人,顾不上自己的亲人是否幸存、房屋是否倒塌、财产是否受损,首先想到的就是公路,它维系的是汶川与外界联系的生命线啊!邱正在与分局组织的抢险突击队,第一时间赶赴到了所辖各个路段查看灾情、抢修道路,展开了与余震、塌方抢时间、夺阵地的殊死搏斗。他第一个冲进抢险现场,冒着飞沙走石、沙尘迷眼、连续不断的垮方和近二万多次余震的处境,冒着生命危险昼夜不停地战斗在艰苦的抢通工作中,他每天都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随时都有可能“光荣”,每清除一处塌方,每排除一个路障,每前进一小步,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较量。


在与他后来的交谈中,我们得知,震中每一次的冲锋陷阵,他都随身携带着遗书。不禁感慨,正是有许多像邱正这样“恪守初心、感担使命”的“最美公路人”用最短的时间打通了生命的通道,为其他抢险队伍顺利进入灾区开展救援和转移灾区民众提供了坚实的道路保障,我们才赢得了抗震救灾攻坚战的最终胜利。2008年,邱正被人力资源部和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抗震救灾英雄”称号。


时间来到2020年8月17日凌晨6时,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汶川县境内国道213线青坡养蜂场、框格梁等多处山洪暴发,突发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滞留车辆两百余辆、受困群众达千余人,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汶川境内国道213线、317线是进出阿坝州重要交通咽喉,一旦断道将绕行几百公里路程,将给群众出行、医疗救援、物资运送带来极大不便。得知这一情况,正在医院接受留院观察的邱正不顾家人的劝阻,主动请缨,毅然投入到抢险第一线。由于该路段边坡险峻陡峭,岷江河水流湍急,滑坡体数量大随时都在下滑,在此抢通便道,困难重重,危险系数很大。抢险工作陷入断了、抢通、再断、再抢反复循环中。从8月17日凌晨6时至8月18日凌晨1时,他强忍着头伤引发的阵发性头痛,高强度的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啃干粮。领导和同事们心疼他,让他换班休息,看着不断冲泄下来的泥石流,他说“险情没有解除,我就不能放松,而且我技术好!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


灾难面前,总有一股力量在支撑;危急关头,总有一种精神在迸发。邱正,一名平凡的公路人,几十年来他用全部的情和爱浇灌着这份挚爱的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劳动模范、一面旗帜,邱正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行业精神,这是一种人民至上的忠诚奉献,更是一种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他用坚毅、果敢的行动诠释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大家奋勇前进,凝聚起无难不克、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勤学习善钻研,厚积薄发树榜样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绝不能够没有知识”这是他常给他的徒弟们讲的一句话。为此,他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钻研机械手操作业务上,努力将自己的业务吃透、干好。邱正明白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他一方面向老师傅虚心请教,一方面自己刻苦钻研,认真研究各种机械操作原理、结构特点。有同事调侃,说他文化不高热情挺高,搞得像造火箭原子弹,他也只是报以微微一笑。20年的艰苦磨练以及对技能的刻苦钻研,深刻感知了父辈们对公路养护事业的坚守和挚爱,锻炼了不怕苦、不喊累的敬业精神,积淀了一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2015年他在四川省筑养路机械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20年被阿坝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记功一次的嘉奖。奉献源于对职责的精准解读,在多年的公路养护工作中,他总是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其中,很少想哪些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哪些是无私奉献的,他心想:只要群众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了,自己也就知足了,也就无愧于这些光荣的称号了。在工作中他始终冲锋在前,树立榜样,把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传授给接班人,不善言辞的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邱正,一个普普通通的公路养护工人,既没有多高的文化,又没有超人的智慧,但他以不甘平庸的钻劲,心系群众的情怀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他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一名公路人的高尚情怀。


他!就是那个最美公路养护人。





四川雅眉乐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勇刚大队








▲雅眉乐公司路产管护大队“勇刚大队”集体照



雅眉乐公司路产管护“勇刚大队”现有队员47名,平均年龄32岁,中共党员5名,是一支积极上进而富有活力的年轻团队。2017年,林勇刚带队在四川高速公路系统路维大赛中取得团体冠军,吊车操作单项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大赛主持人称为“川高第一吊”,“勇刚大队”由此而来。






工作场景照

▲左:桥下空间安全宣传;右:清排障救援


近年来,“勇刚大队”获得四川省国企技能大赛(吊车操作)优秀奖、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十佳青年”、四川省国有企业职工技能大赛起重装卸机械操作“优秀标兵”、四川省最尽职安全操作手等多项荣誉,得到了业内的认可。






工作场景照

▲左:隧道消防设施设备检查;右:汛期隐患地质灾害排查


“勇刚大队”在林勇刚的带领下,以半军事化团队管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用脚步丈量和管护乐雅高速的明秀坦途,为司乘人员的平安畅行默默付出,完美诠释了“勇敢刚毅、尽心尽责”的路产管护精神。


滑动文字看具体先进事迹

↓↓↓

乐雅高速“守护神”


重安全管理,强应急能力


人们往往对灾难避之不及,但总有那么一群人逆向而行,不论是交通事故,还是突发地质灾害,不管是大雨滂沱还是烈日当空,都会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抢险救灾、清障救援、排堵保畅,为出行群众排忧解难,“勇刚大队”就是这样一个群体。自“勇刚大队”成立以来,共巡逻1514140公里,处置交通事故929起,开展安全宣传教育778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共17824份。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勇刚大队”临危受命,所有队员主动放弃春节休假,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疫情防控期间,“勇刚大队”积极配合各市卫健委,在收费站和服务区安设疫情防控检测点14处,并渠化通道,站岗执勤,引导过往司乘人员有序进行体温检测。同时,当班队员每天要耗时10个多小时,往返行程220多公里,对乐雅高速全线10个收费站和2个服务区运送防疫物资,保障了400多名一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20年8月17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乐雅高速公路K849+100土质路堑垮塌5000方,造成了半幅公路断道;草坝收费站被洪水淹没,站房区域水位达到1.8米,全站瘫痪。面对万分险峻的灾情和异常艰巨的防汛抢险救灾任务,“勇刚大队”奋勇当先:第一时间冒着暴雨到塌方地点渠化交通,疏散滞留车辆,为抢险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施工作业面。同时,增派人员到受灾收费站切断机电设施电源,抢出票卡款等重要物品,尽最大努力的对物资进行抢救和转移;紧急调用应急库房抽水泵、合理设置排水渠道,最终成功控制住了收费站水位的上涨趋势。8月18日,乐山青衣江水位持续上涨,乐雅高速青衣江二号桥下多处房屋被淹,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闻讯后,“勇刚大队”立即出动,将附近的受灾群众统一转移到乐雅高速k832的安全点位。在暴雨中,队员们设置警示标志、疏导车辆分流、排列人墙护盾,切实保障400余名受灾群众的安全。临近中午,队员们迅速购买面包、牛奶等物资分发给受灾村民。下午,配合当地政府,将受灾村民分批转移到乐雅高速夹江服务区的临时受灾安置点。


2017年9月10日“勇刚大队”二中队接到报警电话:有失主疑在符溪至乐山南路段遗失一手提包,希望提供帮助查找。“勇刚大队”当班中队立即出发寻找。20多公里的路段3名队员徒步搜寻,历时3个多小时,终于在K805+400路肩草丛内发现一个黑色手提包,包内有现金12694元以及社保卡、银行卡若干。经核查无误后,当班队员驱车到外地亲手将手提包交到失主手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拾金不昧的精神在“勇刚大队”内传递升华。


2021年1月16日,“勇刚大队”两名队员在回家途中见到一外卖员因雨天骑车不慎,重重摔倒在路边无法站立。他们立即上前救助,拨打120并维护现场。乐山市市中区医院同志到达后初步诊断其肩胛骨骨折。待医护人员救走伤员后,他们才放心地离开了现场。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勇刚大队”助人为乐的精神已在日常生活中延续发扬。


重内务管理,强职业品质


坚持思想和业务两手抓,从“本领恐慌”到补足“精神之钙”,实现“软硬件”改造升级。在思想方面:抓制度建设,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思路,梳理各项管理制度38条、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2条、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3条,形成“按制度工作、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有效机制83个,切实提高工作了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在业务方面:抓考核考评,进一步明确岗位工作清单,完善业务工作流程,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强化监督制约,坚持相关业务的学习,草拟维护高速公路路产路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手册57本,编制技能知识手册57册,促进了员工对标学习,形成了“行为有规、业务有序”的格局,确保了管理取得实效。


重半军事管理,强团队建设


“勇刚大队”在总结提炼“8S”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工作标准统一化、安全管理有效化、业务水平优质化、职工队伍稳定化”管理标准,采取一系列军事化管理手段,唱响“勇刚铁军,热血路魂”,实现“内外兼修”。对内出台《“勇刚铁纪”管理办法》,强调纪律为先,严格规范安全管理、稽查管理、日常巡检、应急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团队建设、行为守则、内务管理等,坚持每日晨跑、仪态训练等,鼓舞士气,塑造队员的军人气质。对外升级打造大队“硬件”,完善设施设备,分阶段开展内务培训,规范大队内务、交接班秩序,业务水平显著提升。同时深化“责任”内涵,规范管护大队日常巡逻工作流程,开展有针对性地巡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重技能培训,强业务提升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勇刚大队”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和技能培训,做好“三个坚持”:坚持“每周一次业务技能练习”,发扬“作风优良、业务突出、服务优质”的工作作风,潜心磨砺巡查排障、道路保畅、应急响应、施救服务等技能,各项业务水平勇争一流。坚持开展“一月一学习、一月一讨论”学习活动,整理活动资料,开展交流学习,不断总结回顾,提升业务水平。坚持相关业务的学习,起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手册,编制技能知识手册,以及相关固化吊装、驾驶等标准动作和规范操作资料,促进员工对标学习。同时,在确保清排障应急救援及时性和效率性着力,全面推行52050机制,起草中心和服务区安全管理方案,建好相关档案。建立110、119和沿线施救力量多部门联动的应急处置机制,紧急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高速公路路产路权不受侵害。


“勇刚大队”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精神。公司自运营通车以来,“勇刚大队”受到公众普遍欢迎,认可度、荣誉度高,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释放公司发展活力,推动公司向高速公路生活方式服务企业转型发展更上一层楼。





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突击队


▲团队合影



凿天路筑通途,通客车助脱贫。对于封闭了近半个世纪的阿布洛哈村来说,有一条出村路,是他们期盼已久的梦想,如今,村里不仅通了公路,村民们还住进了新房,实现了“一步跨千年”,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项目部的艰辛付出。


▲参建者深入现场


2019年12月底,“峡谷摆渡车”投入运行,全国最后一个具备条件的建制村打通了对外通道。2020年6月底,随着“金通工程”客运班车开进阿布洛哈村,四川省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客车的目标,“两通”工程圆满完成。






工作场景照
▲左:直升机调运;右:修建战备钢桥


作为团队“领头羊”,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赵静带领团队凿天路,筑通途,于悬崖处为乡亲们打开春天的希望!2021年4月,交通运输部举行“2020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视频报告会,赵静获此殊荣。


▲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赵静,“2020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村民赠送锦旗


滑动文字看具体先进事迹

↓↓↓

打通最后一条通村路的“铁军战士”


2020年6月30日,一辆标有“四川乡村客运”的黄色面包车蜿蜒穿过两个隧道、一座钢桥又一个隧道,驶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新建安居小区,村民载歌载舞庆祝。这趟班车是第一辆开进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的“金通工程”乡村客运班线,它的驶入标志着四川省全面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客车,更意味着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实现了“车路双通”。


阿布洛哈彝语中的意思是“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全村有65户263个彝族同胞,坐落于距离布拖县城60公里的金沙江畔西溪河峡谷深处,三面环山、一面临崖。一年前,这里还是“原生态”的土房子、泥巴路,村民买一支牙膏、一块肥皂都要走近3小时的悬崖路才能出村。


对于封闭了近半个世纪的阿布洛哈村来说,有一条出村路,是他们期盼已久的梦想,如今,村里不仅通了公路,村民们还住进了新房,实现了“一步跨千年”,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称:盛通公司)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项目部的艰辛付出。


“铁军战士”领衔筑路


2019年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关键之年,“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凉山州委州政府决定在2019年底打通阿布洛哈村对外通道,并委托布拖县委县政府公开招标,2019年6月,四川大型国企四川路桥所属盛通公司成功中标。中标后,盛通公司派遣一支精英队伍进驻阿布洛哈村,誓要按时为阿布洛哈村263人打通对外通道。


“死命令”是铁板钉钉


通往阿布洛哈村的道路不长, 3.8公里,其中有1.5公里处于悬崖绝壁上,且施工工期只有6个月,这样的工期连修普通道路都紧张,更别说这样的悬崖绝壁路,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


为了保证工期,沿着山体凿出一条路是最快的方法,从2019年6月底到11月底的5个月时间里,项目先后遭遇了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加之只能单边作业,短短3.8公里却仅仅推进了不足2公里,剩下的1.5公里悬崖绝壁路怎么也推进不了,四川省和凉山州两级交通部门想了诸多办法,但都收效甚微。交通运输部要求提前一年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的“死命令”不能变!可按照目前的进度,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在2019年12月31日前不可能完成。


“天真想法”竟然批准


尽管施工陷入瓶颈,但大家深知,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保持镇定,项目员工一边互相加油打气、毫不气馁,一边一次次爬上悬崖现场踏勘。为了抢时间,项目负责人赵静向凉山州交通运输局提出“由外向内单边掘进的方案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必须要开辟作业面,多点同时施工”。但进村公路要穿过“V”字形的大峡谷,现代化的施工设备无法进入对岸,只能靠人背马驮的方式运送点小型器械过去,根本展开不了作业面,如何运设备至峡谷对岸难倒了所有人。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能不能给我调一架飞机把设备运过去?”参加过5·12汶川地震抢险的赵静回想起直升机吊运设备疏通堰塞湖的场景,冒出这个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想法。


修通村路要用直升机吊运设备?这不仅在凉山州公路史上绝无仅有,即便纵观全世界公路建设史也极为罕见。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倒计时不会因为任何阻挠而停止。这看似天方夜谭的想法得到了凉山州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凉山州交通运输局马上把这个方案上报给了四川省应急管理部门,四川省应急管理部门再将其报送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后,这一方案得到了批准!


“巨无霸”降临小山村


调用直升机看似容易,实则不简单。这样的大型直升机全国只有4架,直升机公司在青岛,飞机停在广西,专用的航油要从昆明调来,负责加油的技术员要从成都赶来,航线需要申请,着陆地点需要临时开辟……那段时间,项目全体人员忙得晕头转向,很难睡一个整觉。11月29日,经过省、州各级部门紧急协调,全世界最大的直升机米-26终于成功在布拖着陆。


风雪中期盼晴天


第一次运送,将一台12吨重的挖掘机成功运到了阿布洛哈村,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工程可以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天公却不作美,下起了小雨,再加上阿布洛哈村岸的峡谷是典型的“口袋型”峡谷,风力大且风向乱,飞机不能贸然执行任务,第三天雨转雪,越来越大,花大力气租来的飞机像被“封印”在了停机坪,迟迟动弹不了。


此时,距离2019年底前实现通行目标只有不到一个月。直到第四天,天空放晴,经过机组人员评估后,便组织工人将早已准备好的施工设备陆续运上直升机,轰鸣的机声又一次响彻阿布洛哈村的山谷。


到2019年12月8日,执飞10天共运送设备和物资50.1吨,其中挖掘机4台、空压机2台、潜孔钻机2台、装载机1台、发电机1台、桶装柴油10吨,顺利地完成了所有运送任务,成功开辟了多点同时施工作业面。


悬崖落石又成拦路虎


12月上旬,直升机将施工机械安全地运进了阿布洛哈村后,工程多了一个施工的作业面,为了能在月底前打通阿布洛哈对外通道的最后一公里,项目全体职工驻守一线,实行“24小时倒班”作业制,全力攻坚“C”型隧道。但很快,施工又遇到了新的困难,项目在掘进过程中发现,这段山体内部的岩石虽然很坚固,但表面因风化严重而非常破碎,隧道边修边跨,好不容易,隧道一天推进了5米,第二天到施工现场一看,又有塌方,得排险再爆破,如此反复,效率极低,现场的2台挖掘机也被落石砸毁。


专家团队“会诊”通村路


密切关注着这条路进展的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和四川路桥集团,迅即组织了20余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博士赶到现场,研讨施工方案。


专家们踏勘现场后,连夜开会讨论方案,最终决定从悬崖内部打两个隧道,再架一座桥连接隧道,加上之前的一座隧道,这条短短的通村路要打三个隧道架一座桥。“对于一条不足4公里的通村路来说,有三个隧道和一座桥,放眼全国都很罕见,确实太特殊了。”与会的专家说。


争分夺秒“大会战”


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如何保证村民在2019年12月31日前能便捷出行的难题还是摆在大家面前。为了确保全国通村道路2019年必须完成的目标,保证村民12月底能出行。经过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最终形成“硬化路+摆渡车”永临结合的方案来确保年底通行。但要在悬崖两侧建起400多米长的缆索,半个月的时间对于大家来说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赵静立即请示四川路桥集团,派出了所属华东公司完成了“超级工程”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特大桥的精英团队前来增援,组建了三支青年突击队,24小时不停歇倒班作业。在险峻的金沙江峡谷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大会战!没有卷扬机,就用挖掘机履带转动替用;没有搅拌机,就用装载机斗搅拌水泥;没有材料运输工具,就靠人背马驮。仅用短短16天便在峡谷中成功架设出一条长440米的缆车道,2019年12月28日,“阿布洛哈峡谷摆渡车”如期架设完成,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在阿布洛哈村创造了缆车建设的奇迹!


历经6个月的鏖战,2019年12月31日,临时供村民出行用的“峡谷摆渡车”投入运行,通过摆渡车与峡谷对岸已经建成的3公里硬化路接力,村民出村时间由以前的3个小时缩短至20多分钟,这标志着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对外通道打通,标志着四川提前一年完成交通脱贫攻坚兜底性目标!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兑现了他们的承诺,但心里的石头还始终没有完全落下来,因为他们明白,距离阿布洛哈实现“两通”目标还有最后一步。


攻关“双考验”,夺取“双胜利”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阿布拉哈村道建设决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考验”和省、州交通部门下达的6月30日通车任务目标,项目部全体员工在抓好防控疫情的同时,掀起全面复工热潮。从2020年正月初二起,施工人员陆续进场,实行24小时“三班倒”,人数最高峰达300余人,节假日不休,全力攻坚。2020年4月27 日凌晨4点,3号隧道贯通;5月15日2号隧道顺利贯通;5月26日30米战备钢桥顺利架设完成!在抢建“两隧一桥”的同时,这支队伍还负责阿布洛哈村33户贫困户安置房的修建,在前期材料进场困难的情况下,项目科学组织施工,通过缆车运输材料,在短短三个多月时间里完成了33栋住房和1栋活动室的建设!


2020年6月30日,随着“金通工程”客运班车开进阿布洛哈村,标志着四川省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客车,“两通”工程圆满实现。


人民至上的交通诠释 


公路打开了阿布洛哈村通往外界的大门,更打开了村民们脱贫的思路,坚定了奔康的信心,让村民有了走出贫困的底气!


这条路的打通,是四川路桥阿布洛哈通村路项目员工夜以继日地艰辛付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把责任扛在肩上,俯身尽责,他们用实际行动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将奋斗的青春镌刻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勇于胜利”,这就是四川路桥铁军的精神内核,这就是国企青年的磅礴力量,他们用行动刻画信念,无言却掷地有声!





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川九路党员先锋队


▲川九路指挥部全体员工集体照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川九路严重损毁。2018年3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直属国有建设管理单位兴蜀公司临危受命、迎难而上,选派精锐力量组建川九路项目指挥部,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交通灾后重建工作。





工作场景照

▲左:副指挥长潘嵩现场解说川九路;右:副指挥长徐宪涛检查指导隧道建设


川九路指挥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提升,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带领各参建单位始终战斗在震中核心灾区最危险、最艰难的地方,冒着震后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飞石频发的危险,用生命抢速度、以责任保安全,与灾区人民守望相助,克服震后次生灾害频发、汛期水毁断道、项目交叉施工等建设难题,多措并举开展技术攻关,历经900多个日夜不懈奋战,实现川九路主体工程完工、全面恢复道路震前功能、部分设施超过震前水平的建设目标,将为完善涉藏地区公路网、促进涉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树立了行业灾后重建新示范新标杆。川九路指挥部荣获“全国公路水运行业优秀班组”“四川省工人先锋号”称号,潘嵩同志荣获“2019年度全国公路水路行业优胜个人”称号。






工作场景照

▲左:指挥部工程师齐发明现场踏勘川九路;右:指挥部工程师杨付成现场核查川九路进口段路基抗滑桩


修筑灾后重建工程的经历磨练了意志,凝聚了团队力量。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公路,在无言地诉说着“最美公路人”不平凡的建设历程。


滑动文字看具体先进事迹

↓↓↓

坚守九寨风光 呵护公路蜕变


着眼“急”字抢速度,科学施工保安全


一场突如其来的7级地震,严重损毁连接九寨沟、黄龙两个世界自然遗产的便捷通道,群众进出受阻,社会高度关切。关键时刻,川九路指挥部紧急驰援灾区,带领多家参建单位勇担抢通保通和灾后重建重任,用忠诚无畏谱写出了一曲奉献之歌。


新川九路全长123.24公里,新建桥梁、隧道多,地质灾害频发,建设工期仅有36个月。“急”是建设者们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为抢通、保通、重建这条生命之路,潘嵩副指挥长长期驻扎工地连续100余天未见妻儿,徐宪涛副指挥长140天“连轴转”累出心肌炎,工程师杨付成因无法陪同儿子中考惹怒儿子足足半年不理他,工程师齐发明身患亚甲炎推迟住院暴瘦30斤……他们每天以项目为“家”,与寂寞为伴,尽管两三个月才有一次假,但建设者们毫不退缩,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一切困难,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他们在关键时刻宁愿亏欠自己、亏欠家人,也要为国为民排忧解难。他们亲身经历了“7.10”“8.16”特大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飞石等次生灾害的一次次袭击,极端天气的一次次困扰,在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攻坚克难、拼搏奋战,用生命同灾难抗争,圆满完成了抗震抢险和灾后重建等急、难、险、重任务,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情操,有力展示了指挥部的整体风貌与深厚实力,彰显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抢险先锋铁军的风采和社会责任。路面主体工程原定工期24个月,他们仅用了15个月就高效建成,为九寨沟开园奠定了良好基础,再一次创造了“九寨速度”。


他们在修路过程中,不仅注重速度,更加突显安全考量。面对既要保障灾区群众平安出行,又要有序推动灾后重建,还要克服地震灾区自然灾害频发的难题,建设者们没有退缩,他们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作为内在的精神力量,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迎击着挑战,通过细化分工、狠抓项目现场管理,以“宁当恶人、不当罪人”的勇气担当,严格审查各参建单位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特别是在项目临河路线长、汛期雨量大、次生灾害严重,特长隧道多、围岩地质差等不利条件下,督促各参建单位对标“防汛三张表”、安全责任清单,强化现场危险源排查,实现整个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无安全生产较大事故,为项目高速推进奠定扎实安全基础。


而留在所有人记忆中的,还有2020年发生的“‘8·1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建设者参与当地抢险救援的故事。当时,九寨沟县境内电力、通信、网络、道路几乎全部中断,建设中的川九路也遭受重创。川九路指挥部日夜驻守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水位动态变化,及时指挥各参建单位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保障沿线道路畅通,带领参建人员兵分两路,一路人员帮助村民转移财物,疏散村民至山上;另一路抢险人员填筑防洪堤坝。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奋战,抢险人员终于完成了堤坝填筑任务,使地处泥石流洪涝中的村幸免于难,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盯住“难”字集共智,勠力奋进筑典范


九寨沟景区社会影响力大,新川九路作为进出景区的干线公路,社会关注度高。建设者们着眼打造典范工程,一以贯之践行交旅融合、智慧交通、绿色发展等建设理念,在项目规划前瞻性、方案设计深度性、建设运营管控性上实现全新突破,努力打造“高原多彩画卷,百里生态长廊”的风景廊道。


九寨沟每年接待众多观光游客,各种地质灾害频发,如何提高防灾避险能力,是新川九路灾后重建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一场与地质灾害较量的交通建设攻坚拉开了序幕。建设者们通过科学设计安全防灾体系,采用新线绕避、隧道及明洞穿越等方式,避开潜在地质灾害点,实施装配式挡墙等工程举措加以治理,对不能绕避的,搭建地灾智能预警系统,对全线19处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多措并举消除行车安全隐患,提升川九路安全畅通水平。


新川九路穿越多个自然保护区,沿线人文环境敏感、震后生态脆弱。川九路指挥部意识到在支离破碎的地震灾区和生态脆弱的高原涉藏地区搞建设不能用蛮力,更要用智慧同建设中的困难搏斗。建设者们本着尽最大可能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施工的痕迹、最大限度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原貌的原则,在生态选线、环保设计、绿色施工等方面别出心裁、精益求精,做到路景相融。行车其上,一边赏景、一边看路,路即是景、景即是路。全力打造高原涉藏旅游公路标杆示范工程和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上的示范工程。


突显“新”字谋突破,锐意进取树标杆


指挥部按照交通运输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合力打造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四川样本要求,坚持高规格高品质,从设计、施工、管理中不断开拓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全面提升新川九路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


建设理念上他们以“重现川九路,交融路景游,梦幻风景线,畅享安美愉”为设计主题,通过运用九寨沟特色村寨民居等元素对隧道洞门、挡墙、护栏进行景观重塑,以民族风情、红军长征等文化创意打造服务设施,在甘海子景区公路侧设置慢游道等方式,着力打造路景游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全周期生态美丽之路、交旅融合共享愉悦之路。


创新方法上,建设者们针对安全要求高,采用全寿命整体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生命通道抗灾能力;针对全路域环保修复难,创新无痕修籍重塑景观等方式,打造出“高原多彩画卷,百里生态长廊”;针对智慧管理方式新,开展全过程数字信息重建、数字精细勘测、BIM 辅助设计,提升动态监管施工、智能管控营运、智慧信息服务水平。


技术应用上,建设者们创造性地应用“重大灾害综合防控技术”“交通+旅游融合新技术”等六种新技术,在积雪结冰严重的弓杠岭局部地段实施抗凝冰路面、弯道雨雾天气预警等措施,实现边坡北斗卫星地灾预警,服务区路况及旅游信息动态发布,运营阶段全天候数字化、信息化、便利化服务,全面提升川九路重建的科技水平和工程品质。


历经三年多的建设,以全新姿态在高原上纵横延伸的川九路,融入周围迷人风景之中,以流畅的线型、平整的路面、崭新的标线、齐全的安保,迎接着南来北往的车辆与行人。


无论人来人往,川九路建设者始终坚守在那美得令人窒息的高原九寨风光,呵护着涉藏地区公路的华丽蜕变。只有那日益黝黑的皮肤、青紫的嘴唇、通红的脸庞告诉人们,这些坚守灾区的筑路者,经历过怎样的风吹日晒、曾今过往,才让那一条条大道翻山越岭、一路驰骋。只要祖国召唤,只要人民需要,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他们一定不负众望、一往无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还川蜀大地锦绣河山,给父老乡亲一路坦途。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公路设计团队


▲团队全员合影



团队于1998年成立至今,作为公路设计的排头兵,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公路设计团队累计完成了绵西高速、成都绕城高速、成雅高速、成乐高速、成南高速等省内外40余条2000多公里高速公路及国道317线、国道318线等6000多公里普通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


▲团队的青年技术骨干们翻雪山进入无人区开展勘察工作,向红军先烈致敬



其中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三州”)地区开展施工图的项目有近20个,向“三州”地区交出了近1500公里高速、一级、二级公路的施工图业绩答卷。由于“三州”地区处于我国“第一级阶梯”的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简称“三高”)山区高原地带,故团队在“三高”地区不同等级公路的勘察设计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工作场景照

▲左:团队技术人员赤脚踩入冰冷的河流中前行;右:团队技术人员攀爬折多山勘察地形地质,为隧道口选址


2020年6月获“中共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先进党组织(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2019年获“四川省总工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17年6月获中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直属机关委员会颁发的“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工作场景照

▲左:团队技术人员用便携氧气瓶吸氧以恢复体力;右:湍急的河流阻碍了团队踏勘的去路,大家就自建独木桥


滑动文字看具体先进事迹

↓↓↓

蜀道上的攻坚队 高原上的寻路人


秉承“两路”精神,勇当“寻路人”,恶劣环境下专啃“三高”项目硬骨头


团队作为公司攻克“三高”项目的主力和头号“部队”,早在2003年西攀高速时,已是负责牵头的总体部门。随后团队还牵头设计了四川第一条进藏高速公路——位于甘孜州的G4218川藏高速南线雅安至康定段高速公路,四川第一条联通青海的高速公路——位于阿坝州的G0615线四川马尔康至青海久治高速公路,四川第一条改扩建的高速公路——位于凉山州的G5京昆高速公路泸沽至黄联关段加宽改造工程等,同时参与设计了国内单体投资最大的高速公路——位于凉山州的G4216线四川宜宾新市至攀枝花段暨沿江高速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另外还有不少国省干道项目,如国道317线马尔康至俄尔雅塘段项目、四川巴塘至得荣段公路项目、G549线乡城至得荣段项目、G549线稻城至省道S460线然乌段项目等。“三州”地区近10个县都留下了团队的作品和足迹。


“三高”项目沿线常常伴随着奇峰绵延、沟壑纵横的高山峡谷,沼泽遍地、丘陵起伏的高原湿地,地质岩性多变,可谓“地形地质万花筒”,因此在这样的地区开展勘察工作非常困难。


为了对项目环境做好充分的勘察调研,探寻所有可能的路线方案,团队坚持继承和发扬“两路”精神。在勘察设计工作中,团队技术人员经常是徒步在高寒高海拔的群山峻岭间,时常遭遇山体小型崩塌、飞石、滑坡等突发状况;也经常在高原草地沼泽中穿行,途径地区大多没有人烟,必须自带干粮深入无人区才能开展工作。


团队每完成一个“三高”项目,都要在“三高”地区艰苦鏖战数月,克服重重困难。每一次团队都打赢了与高原天堑斗争的攻坚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勘察设计任务。


以雅西、雅康、沿江等“网红”项目为代表,攻克“三高”地区选线、地质等工程难题


“三高”项目环境非常恶劣,具体表现在地形极其险峻、地震断裂带多、地质灾害多、气候条件多变、线位海拔高、桥隧比大、冻土问题严重、沿线生态脆弱、风景名胜区多等方面,因此“三高”项目往往催生出选线复杂、地质问题多、桥隧设计难等诸多技术问题。


团队坚持以地质选线为原则,在滑坡、崩塌、泥石流、草原沼泽湿地、冻土处置以及断裂带避让、高原生态保护等诸多问题的解决方面成效显著,诞生了像雅西高速、西攀高速、沿江高速(凉山州),雅康高速、泸石高速(甘孜州),久马高速、绵九高速(阿坝州)等全国知名典型高难项目。其中雅西高速和雅康高速分别被媒体称为“天梯高速”和“云端天路”,沿江高速则是建国以来全国单体投资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和世界跨度第一钢筋混凝土拱桥的高速公路项目,久马高速作为在建的川青界第一通道,已被列入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


狠抓产品技术质量工作,团队综合优势不断凸现


产品技术质量方面,团队一直把产品质量视为生命,无论客观条件多么艰难,始终秉承“产品优质、技术领先、服务高效、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在做好设计后续服务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勘察设计水平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近年来,没有出现一项重大的质量责任事故,公司评价产品质量优良率100%,深受各方称赞。


团队承担的项目近年来取得了较大成绩,获得部省级优秀设计奖项18项,其中有4个属于“三高”的项目获国家级奖励,即:“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获评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西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荣获建国70周年公路交通勘察设计经典工程大奖和2010年度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雅安至泸定段”荣获2020年度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川藏公路北线马尔康至俄尔雅塘段改建公路工程” 荣获2020年度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二等奖。有1个属于“三高”的项目获省级奖励,即:“四川省姚渡(甘川界)至广元公路”荣获四川省2015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一等奖。


其他项目获奖情况,还有“南部至成都高速公路绵阳境段”荣获四川省2015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二等奖;“成都至自贡至泸州至赤水(川黔界)高速公路成都至眉山(仁寿)段” 荣获四川省2014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二等奖;“遂资眉高速公路眉山段” 荣获四川省2015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三等奖;“遂宁至广安高速公路”荣获四川省2018年度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等。


坚持队伍建设,深化内部改革,不断提升团队综合实力


结合未来四川公路市场不断向川西倾斜的趋势,团队及时巩固既有成果,不断夯实团队在“三高”项目的技术基础,以适应未来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团队深化构建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充分考虑了团队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制度设计上采用“矩阵式”管理,“横向”有项目程序管理,“纵向”有专业技术管理,所有的管理在原则上都是优化细化人力资源安排,保障了项目的生产和团队的运营。


团队曾先后被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授予“青年文明号”、“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曾被评为2019年度四川省工人先锋号、2020年省委组织部“先进基层党支部”。


目前团队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19人、拥有注册专业技术证书31人次,其中注册岩土工程师5人,注册土木(道路)工程师16人,注册造价工程师5人,注册咨询工程师5人。科研方面,发表论文近30篇,获得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4项。




 往期回顾

罗佳明陈书平等在四川分会场参加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视频会议暨部安委会2022年第二次全体会议

名单公布!四川交通人,“最美搜救人”!

峨汉高速、乐西高速迎建设新进展!

四川省交通医院院徽、院训征集活动,等您来参与!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轻触下方公众号名片可跳转至公众号主页

关注、查看更方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